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证券时报社推出“献礼建党百年·资本市场风景线”大型系列报道,旨在弘扬资本市场正能量,传播资本市场好声音,打call资本市场好风景,建言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第4期献礼建党百年·资本市场风景线丨大连擘画发展新蓝图

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大连市GDP连续多年位列东北第一,也是国内为数不多提出创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城市之一,在金融创新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大连率先提出的“保险+期货”模式,已连续6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万千农户因此而受益。

第4期

献礼建党百年·资本市场风景线丨大连擘画发展新蓝图

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大连市GDP连续多年位列东北第一,也是国内为数不多提出创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城市之一,在金融创新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大连率先提出的“保险+期货”模式,已连续6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万千农户因此而受益。

大连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于海联:助力实体激活科创 打造活力资本市场

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大连市GDP连续多年位列东北第一,也是国内为数不多提出创建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城市之一,在金融创新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大连率先提出的“保险+期货”模式,已连续6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万千农户因此而受益。

大连市“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以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为契机推动企业上市,加强企业上市培育,形成企业上市长效梯队结构。

在开启“十四五”建设、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大连资本市场将如何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近日,证券时报“献礼建党百年·资本市场风景线”大型主题报道采访团走进大连,对话大连证监局党委书记、局长于海联,回顾大连资本市场发展成果,探讨优势与不足,展望未来大连资本市场发展,献礼建党100周年。

全面落实改革目标 推动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

证券时报记者:资本市场正全面深化改革,大连证监局如何推进各项改革任务?

于海联:大连证监局全面落实注册制改革,着力提升直接融资比重。2020年以来,大连辖区2家企业首发;辽宁成大全国首例分拆新三板挂牌公司在境内上市已获交易所审核通过;新增公司债券184.2亿元,同比增长254%,另有2家科创板、创业板企业IPO已注册完毕,拟近期发行上市;3家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已全部过会,预计融资不超过43.7亿元。

在化解存量问题和风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方面,大连证监局积极推动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建立了上市公司服务秘书制,为上市公司提供协调对接服务,大连辖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取得了良好开局。同时对影响上市公司质量的主要规范性问题常抓不懈,连续5年将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作为双随机检查重点内容,落实“退市一批,重组一批,重整一批”的工作思路,对3家救助无望的上市公司实施市场化退市,争取各方支持某*ST上市公司通过司法重整程序实施全额债转股,彻底化解了其退市风险。

证券时报记者:在推动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和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大连证监局有哪些做法?

于海联:大连证监局紧密结合辖区实际和职责定位,切实把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在辖区落实落地,在应对疫情冲击、优质后备企业培育、推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存量公司风险化解等方面更加积极有为并取得明显成效,得到了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的充分肯定。

疫情期间先后6次摸底统计复工情况和困难需求,推动地方政府出台减免税费扶持政策并建立与各公司的一对一联络机制。积极传递证监会及交易所优惠政策,体现监管弹性和温度,协调银企对接,帮助相关上市公司化解债务困难,督促协助高风险公司稳控风险,推动2家公司出台回购方案,涉及金额45亿元。引导各公司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据不完全统计,各公司共捐赠资金4000余万元、各类防疫物资160余万件。

同时,与地方政府工作合力进一步增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服务实体经济离不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去年以来大连证监局多次向市政府专题汇报,宣传证监会注册制改革、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等重大改革政策导向,全面梳理分析辖区存量上市公司状况,提出“一司一策”工作建议。大连市政府对资本市场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在国务院意见出台前即主动谋划,并于今年初印发了大连市《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切实履行属地责任。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大力推进“结对帮扶送金融下乡”活动。大连证监局创新扶贫工作思路,联合大连市扶贫办、大连市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大连市证券业协会、大连市期货业协会、大连市基金业协会共同组织发起“结对帮扶-送金融下乡”活动,旨在倡导大连辖区内的证券、期货、私募基金经营机构与大连市128个低收入村联系对接,采取“一村三机构”方式结对帮扶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利用金融平台,实现资源要素的合理分配和双向流动,解决低收入村脱贫增收问题。引导辖区机构持续积极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战略,采取金融扶智、党建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公益扶贫、消费扶贫等多种举措,助力全市低收入村提前3个月全部实现“脱低”摘帽。

证券时报记者:大连首创“保险+期货”模式深受市场好评,连续6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目前在这方面还进行了哪些探索?

于海联:大连证监局探索运用“保险+期货”模式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积极推动实施大连市普兰店区低收入村玉米“保险+期货”精准扶贫项目,指导安粮期货大连分公司充分发挥风险管理专业能力,联合人保财险在大连下辖的庄河市开展猪饲料价格“保险+期货”项目,惠及91户养殖户2.7万余头育肥猪,养殖户承担保费12万元,其余由大商所、大连市政府补贴支持,获赔金额达316万余元,单头猪净利润增加约10%,有力保障了养殖户收益,也为地方农业生产风险管理提供了第一手实践经验,取得了良好反响及社会效益。

“保险+期货”精准扶贫项目成功理赔,打破了农民“看天吃饭、因灾致贫”的窘境,极大地稳定了低收入村农民收入,也为大连市农业生产风险管理提供了实践经验。

积极有为 打造企业上市长效梯队

证券时报记者:大连证监局在发掘、培育和促进企业上市挂牌方面做了哪些工作?目前辖区企业上市后备情况如何?

于海联:近两年,大连证监局紧紧把握注册制改革和IPO常态化发行的重要机遇,把加快企业上市、扩大直接融资放到更突出的位置,支持引导更多优质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挂牌。

一是建立合作机制,完善政府、监管机构、企业三方联动机制,落实企业上市“专班制”,提高资源整合和企业服务能力。

二是与沪深证券交易所签署建立资本市场服务基地协议,积极开展各类培训和座谈交流。通过线上线下对上市后备企业宣讲证监会、沪深交易所上市相关政策、规则,帮助企业及时掌握最新政策和要求,提升规范运作意识。

三是施行高效、便利辅导监管工作举措。即报即备案,即报即验收,依法加快上市流程。

在打造企业上市梯次培育体系等有效举措持续推动下,2020年以来大连辖区新增8家备案企业,后备梯队初步形成。豪森股份科创板上市,成为大连首家科创板企业,结束了大连4年无新增上市公司的历史。连城数控挂牌新三板精选层,成为东北首家挂牌新三板精选层企业。

截至目前,辖区创业板企业德迈仕和科创板企业科德数控均已通过证监会注册。预计今年还有4~5家企业进行申报。

证券时报记者:在充分发挥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价值和作用上,当地还有哪些潜力可挖?

于海联:资本市场作为推动科技、资本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的重要枢纽,能够为不同类型、不同生命周期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投融资服务。近几年,在加快创新战略的引导下,大连辖区涌现了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创新型企业,部分企业“硬科技”产品攻克重点领域,打破了进口垄断。为更好地推动科技与资本的融合,未来大连证监局将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促进创新资本形成中的独特优势,坚持双管齐下:

一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夯实多层次资本市场塔基。推动大连区域性股权市场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支持“双创”企业融资、增强金融服务普惠性方面的作用。

二是加强与大连市创新创业创投服务中心合作,合力打造辖区科技企业直接融资综合服务平台。为科技型企业提供针对性、差异化的服务,引导、帮助企业利用好多层次资本市场,营造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实现以金融资本赋能科技创新。

多措并举 强化“看门人”职责

证券时报记者:在防范化解资本市场风险方面,大连证监局做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

于海联:2020年,大连证监局继续贯彻“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遏制增量与化解存量并举,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在防范化解上市公司重大风险方面,提高风险应对前瞻性和联动性,对2家救助无望的上市公司实施市场化平稳退市,支持某*ST公司通过司法重整程序实施全额债转股,辖区首家上市公司破产重整顺利完成,该项工作创造了多个业内第一。压实风险公司及其控股股东主体责任,引导个别公司控股股东积极主动担当作为,置入优质资产,成功化解公司面值退市风险。全年风险类上市公司从14家减少到10家。全年高比例质押公司从8家减少到5家。

防范化解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重大风险方面,加强非现场监管,提升辖区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合规风控水平,实施分类监管,年均监测辖区证券、期货类数据报表1900余张,近3年共对各类机构采取行政监管措施20余件。突出重点领域风险防范,平稳有序化解辖区机构风险。

证券时报记者:打击资本市场违法,落实“零容忍”要求,大连证监局有哪些做法?

于海联:大连证监局坚决贯彻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总体部署,按照“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工作方针,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不是对某些违法违规案例的“零容忍”,而是对全部恶性违法违规问题的“零容忍”。大连证监局对各种恶性违法违规问题进行全方位打击,全面抓实有关公司和个人的相关责任。

2020年以来,共计查办案件10起(含2019年结转6起案件),其中已结案2起,移送审理3起;内幕交易案件立案4起,建议处罚2起,较近3年均实现较大突破;新增交办案件2起,接收违法违规线索立案1起,初查1起;协查案件6起,外调资料30余次;发放监督检查通知书100余份、银行查询单60余份。

多管齐下 筑牢投资者权益保护防线

证券时报记者:在投资者教育与保护、构建良好市场生态等方面,大连证监局做了哪些工作?

于海联:大连证监局通过增强投资者教育普惠性、提高投资者服务质量,整合监管资源,发挥联动效应等,提升辖区投资者保护工作效能。坚持践行和贯彻“大投保”工作理念,完善投保工作机制。通过召开投资者保护领导小组会议,强化外部合作工作机制,将投保的新理念、新思路及时传递给地方相关政府部门和市场主体,督导上市公司、证券期货基金经营机构等市场主体,严格履行投资者保护的首要责任。

2020年,大连证监局组织了“3·15”、“5·15”等专项活动,普及新《证券法》,结合注册制、退市制度改革中心工作,提升上市公司质量,防范债券违约风险、私募基金风险,防范打击场外配资、“杀猪盘”骗局等投资者重点关注事项等。开发各类线上投教产品,开展大连辖区《证券法》线上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开展“股东来了2020”知识竞赛活动。组织开展投教产品征集活动,2020年共收到12家证券经营机构报送的20余件投教产品,择优选择5件,供辖区投教基地等单位宣传使用。

在纠纷化解方面,协调大连中院与中证资本市场法律服务中心就天神娱乐证券虚假陈述案开展诉调对接工作,切实拓宽辖区投资者合法权益救济途径。指导中证大连调解工作站完成“完善证券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实践研究”调研课题。2019年和2020年共登记调解案件113件,受理调解案件95件,调解成功88件,投资者获赔金额63.3万余元。

以高质量党建 引领高质量发展

证券时报记者:大连证监局在将党建落实到行动上、融入到工作中,有哪些好的做法?

于海联:近年来,在中国证监会党委的领导下,大连证监局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推动业务发展。立足本局实际,调整党支部设置,推行“支部建在处室、处长兼任书记”的工作机制。先后组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风问题专项整治等集中教育。连续三年常态化开展能力建设活动,持续开展干部思想动态分析、班子成员谈心谈话全覆盖,以及在业务处室之间开展交叉廉政监督等工作。

强化党建与业务深入融合。每月局务会既听取各处室业务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又听取各支部书记党建和廉政建设工作情况汇报,布置工作时既明确监管业务工作思路和重点,又督促指导党建工作开展。牵头以“新形势下党建与监管业务深度融合”为主题开展调查研究,深入分析问题和不足,探索推进思路和具体对策。

通过抓思想、带队伍、转作风、提能力、强监督,大连证监局把党建工作与监管业务紧密结合、与发挥好派出机构职责作用紧密结合,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促进监管工作的强大动力,在防控辖区资本市场风险、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举措落地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证券时报记者:在提高党建工作质量方面,大连证监局有哪些新思路、新做法?开展了哪些党史学习活动与教育?

于海联:大连证监局推动提高党建工作质量,首先完善党支部工作制度,提高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其次,进一步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和战斗堡垒作用。联合大连商品交易所开展支部书记集中培训,不断强化支部书记主业主责意识,压紧压实对支部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和对群众的组织、宣传、凝聚、服务职责,党支部工作更加规范有力。第三是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突出理想信念宗旨教育,组织参观“周恩来总理在大连”纪念展室,缅怀学习周恩来总理的丰功伟绩和崇高精神。各党支部主动“走出去”,组织参观瓦房店市复州城家风教育基地、观看党建宣传片《旗帜》、赴庄河市黑岛镇参观甲午海战遗址,激励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初心使命。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大连证监局按照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做实“规定动作”,创新“自选动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全面铺开、走向深入。大连证监局通过全面从严治党会议再强调、支部多形式学习交流、精心打造“支部园地”等形式,扎扎实实抓好党史学习教育。


大连市金融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学贵:区域金融中心提质升级 大连擘画发展新蓝图

大连,是我国十五大副省级城市兼五大计划单列市之一,也是东北经济体量最大的城市。2021年第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大连地区生产总值1700.4亿元,同比增长14%,继续稳居东北地区各市第一。

经济中心往往也是金融中心。大连连续13次入选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是内地12个入选城市之一。这里有着全球排名前列的商品交易所,2020年大商所在世界衍生品交易所的排名从2019年的第十一位跃升至第七位,在全球商品衍生品交易所中位居第一。

大连将如何推进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质升级?如何实现将大商所打造为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中心这一目标?在完善企业上市梯次培育体系、拓展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等方面,大连又有哪些新思考……

近日,证券时报“献礼建党百年·资本市场风景线”大型主题报道采访团走进大连,对话大连市金融发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学贵,回顾大连资本市场发展成果,探讨金融资本市场的大连经验,献礼建党100周年。

促发展 强监管 防风险

证券时报记者:大连市当前金融业总体发展和运行情况如何?呈现哪些特点?

张学贵:大连市当前金融业发展稳中向好。近年来,大连市委、市政府以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为依托和目标,促发展,强监管,防风险,全力推进金融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一是金融业贡献保持支柱地位。2020年金融业实现增加值652.2亿元,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9.3%,是全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20年金融业上缴税收98.2亿元,占全市税收总额的10.2%,为全市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大连市连续13次入选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报告,是内地12个入选城市之一。

二是金融机构体系不断完善。截至2020年末,全市共有各类持牌金融机构310家,其中法人总部机构17家。小额贷款公司等“7+4”类地方金融组织达到289家,已初步形成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三是金融市场全面发展。全市资金市场2020年末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1.6万亿元和1.3万亿元,同比增长9.4%和3.4%。资本市场境内外上市企业45家。保险市场2020年实现保费收入368.7亿元,保险深度5.2%,保险密度6129元/人,均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

四是期货龙头地位初步形成。截至目前,大商所已上市期货品种21个、期权品种7个,是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塑料、煤炭、铁矿石期货市场,已经成为大连金融的金牌名片,是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

五是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全市现有外资金融及后台服务机构61家。先后获批货物贸易外汇管理改革试点,获准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等国际业务,全市外汇结算额、跨境人民币结算额始终占全省的50%以上。

六是金融风险稳步缓解。近年来,推动化解了多家大型企业债务危机,网贷机构、交易场所等存量风险有序压降。截至2020年末,两大清理整治攻坚战完成阶段性任务。全市纳入整治的18家网贷机构全部实现风险出清。交易场所清理整顿比国家要求提前一年完成任务,遗留问题基本“清零”。处非工作多项经验做法在全国、全省推广,连续8年在全省处非系统综治考核中名列第一,遏制了增量,压降了存量,有效释放了风险。

九大举措为区域性金融中心 建设保驾护航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大连准备如何提升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影响力、辐射力?

张学贵:未来五年,是大连市实现新一轮全面振兴、加快新时代“两先区”建设、落实2049城市愿景的关键时期。面对国际国内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大连产业结构加速转型升级,给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推进大连金融业高质量发展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提质升级,必须在变化中抓住机遇、在适应中占据先机、在改革中开拓进取。

一是加快提升机构发展质量。紧抓服务贸易和金融开放契机,做优做强法人机构,重点引进金融机构总部、区域性总部和专业分支机构,健全地方金融组织体系,增强全市金融机构体系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加强金融市场体系建设。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大商所区域龙头地位,打造国际大宗商品定价中心和风险管理中心。以机制创新、组织创新、政策创新形成合力,加快培育壮大多层次资本市场。

三是要提高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围绕全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立足全市全力推进的各产业链金融需求,创新产品、加大服务、拓宽渠道,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能,切实打造东北亚贸易链供应链金融服务中心。

四是推动金融引领协同开放。紧抓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重要机遇,不断激发大连自贸金融创新发展动能,有力提升大连金融国际化水平,建设“一带一路”东北亚金融支撑主节点,打造东北亚离岸金融中心。

五是打造金融科技产业高地。充分利用大连信息技术与高校集聚优势,加强信息技术和金融业融合发展,着力以数字技术推动金融业转型升级,将大连打造成为东北地区金融科技中心。

六是形成金融发展特色化空间布局。实施“一区一城两高地”金融业空间布局战略,引导区域金融资源差异化、特色化布局。

七是优化区域金融发展生态环境。以营商环境为核心,优化地方信用环境、金融人才发展环境和配套服务环境,全面提升大连金融发展软实力,打造“大连金融”品牌。

八是完善金融监管体系。构建完善的金融监管机制和畅通的金融信息协同机制,发挥金融监管技术效能,持续完善权责一致、全面覆盖、统筹协调、有力有效的现代金融监管体系。

九是构筑区域金融风险防控机制。进一步建立完善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协调机制,妥善处理存量金融风险,有效防范增量金融风险,提高金融风险预警和处置能力,切实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

抢抓政策机遇 以资本市场撬动发展新动能

证券时报记者:当前大连市资本市场发展的总体情况如何?大连在推进企业上市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学贵: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是大连市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任务。当前,大连市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正在着力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构建多元化直接融资平台,支持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是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推动企业精致化发展,进而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一直以来,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连市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出台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实施意见,把推动企业上市作为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项重要内容,强化支持企业上市的三个重要机制:

一是与监管部门和证券交易所的联动机制,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资本市场服务大连基地,搭建资本市场服务新平台。

二是与各部门、各县区间的协作机制,建立企业上市“专班制”、“服务秘书制”,畅通绿色通道,解决企业困难,保障上市路径通畅,助推企业申报上市进程。

三是协同各类机构专家建立的培训机制,组织企业“走出去”,开拓视野,把各行各业专家“请进来”,开展系列交流培训,帮助企业与资本市场持续对接。

除此以外,大连市还不断优化扶持政策,根据企业上市进程,市本级分阶段最高补贴400万元,同时落实省级上市扶持政策,对企业科创板上市最高给予1500万元补助,其他板块上市最高给予1000万元补助,加上各区市县、先导区的补贴政策,企业科创板上市最高可获得补贴资金2500万元,这个政策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具有竞争力的。

自2008年实施奖励政策以来,大连市累计发放上市专项补贴3亿元,受益企业215家。特别是2020年以来,采取随报随审随拨方式为当年申报上市企业及时发放补贴,已向12家企业兑现上市补贴资金6070万元。

2019年以来,累计95家(次)企业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融资1104.34亿元,有4家企业成功上市挂牌。拟上市企业9家,企业梯次接续申报态势已初步形成。

证券时报记者:面对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这一历史机遇,大连金融局在发掘、培育和促进科技企业上市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张学贵: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为大连市科创企业带来新机遇,有助于科创企业借助资本市场发展壮大、做优做强。为抢抓政策机遇,大连金融局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视,措施上得力,政策上落实,服务上到位。2020年以来,多家高技术科技企业登陆资本市场,豪森股份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东软教育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连城数控在新三板精选层挂牌。以科德数控、德迈仕为代表的一批高科技企业将陆续走进资本市场。

今年以来,通过出台《关于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实施意见》,印发《全市企业上市工作要点》,组织优化市级上市政策并落实省级上市扶持政策,动态更新300家规模的后备企业库,通过一系列措施帮助企业特别是高技术企业搭建与资本市场的对接平台。

在具体做法上,由分管副市长亲自主持召开全市企业上市暨科创板企业上市工作动员会,形成由大连证监局、市科技局、各区市县政府、先导区管委会等单位共同参与的联合工作机制。建立企业上市“专班制”、“服务秘书制”,对重点企业实行专班制,一企一专班;对次重点企业实行服务秘书制,每家企业设两名上市服务秘书,由大连金融局和企业所在地县区派任。已实行专班制企业14家,服务秘书制企业5家,将推动企业上市工作纳入市政府对各区市县、先导区年度考核,充分调动地方政府主观能动性。

证券时报记者:您觉得大连资本市场还有哪些可进步的空间?

张学贵:围绕高质量发展,大连企业产业基础很好,拟上市企业库中有包括生物制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在内的300多家发展很好的后备力量,其中有很多是独角兽、瞪羚、雏鹰企业。但是进入资本市场数量不多,与深圳、上海、江浙地区相比,上市公司融资规模上还有差距。主要原因是企业对资本市场的认识不到位,导致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准备工作不足,影响了借助资本市场融资发展的进程。

近年来特别是注册制改革实施以来,大连企业上市氛围浓厚,一方面企业对通过进入资本市场能够有效增加企业美誉度、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资本市场融资能力的认识显著提升,另一方面上交所、深交所对大连企业特别关注,加大支持。特别是政府部门常抓不懈,加强服务,为企业成立上市专班,建立“五个一批”梯次培育机制、持续加大上市政策扶持,对重点企业逐户推动,形成了较好的企业接续申报上市的态势。目前后备库中的企业具备较好的持续经营能力,基本符合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将积极抢抓政策机遇,进军资本市场。

助力大商所成为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中心

证券时报记者:近年来大商所稳健发展,有哪些好的经验、案例可分享?大商所对当地经济有哪些带动作用?

张学贵:按照大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建设国际一流衍生品交易中心的部署,大连金融局积极推动大商所创新发展。2020年,大商所在产品供给、场外建设产业服务、技术创新等多个方面均取得新的突破,加速进入期现结合、场内外协同、境内外连通的多元化、多层次、开放型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一是市场发展快速稳健。大商所2020年成交量、成交额、日均持仓量达到22亿手、109万亿元和960万手,均创历史新高,同比分别增长63%、58%和32%,成交量、年度日均持仓量居国内期货市场首位。

二是产品体系进一步完善。液化石油气(LPG)期货与期权作为国内首个气体能源品种成功上市,聚丙烯、聚氯乙烯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3个化工品期权同步上市,品种创新的步伐蹄疾步稳。

三是场外市场建设稳步推进。标准仓单和非标仓单交易上线,黑色和化工板块两个生态圈初步建立,场外市场“一圈两中心”建设效果显著。

四是国际化建设取得突破。棕榈油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农产品对外开放实现零的突破;首只跨境铁矿石期货ETF在港交所上市,拓展了特定品种境外投资者范围,铁矿石定价中心建设和铁矿石期权国际化稳步推进。

为充分发挥大商所对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的引领作用,2020年,大连金融局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力推进期货市场建设,持续支持大商所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高服务水平。建立服务工作专班,多次现场办公,根据问题清单逐一解决大商所提出的22项服务需求,协调相关部门合力为大商所提供人才、电力等多方面服务保障。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落实金融奖励政策,兑现大商所品种创新等奖励资金共计4020万元,有力支持其各项建设;印发并组织实施《大连市支持期货市场建设的政策措施》,从期货公司落户、期货人才引进、活跃期货市场等方面制定18项支持期货市场发展的具体举措。向263名期货人才和93家(次)期货机构兑现奖励6451万元,有效激励了期货人才和各地期货机构参与大连期货市场建设。

三是培育期货市场氛围。鼓励举办各类专业期货论坛,协调期货日报社达成初步合作意向,拟将大连作为全球衍生品大赛颁奖论坛固定举办城市;开展专项招商,赴沪举办驻沪期货机构座谈会,宣介招商政策,吸引来连落户展业,活跃大连期货市场。

多措并举 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证券时报记者:大连金融局在将党建落实到行动上、融入到工作中,有哪些好的做法?

张学贵:大连金融局坚持把党建工作落实到行动上、融入到工作中。一是督促各党支部书记落实“一岗双责”,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把推动“两学一做”与履行好岗位职责、推动金融业改革发展有机结合,达到互相促进的目的。二是组织开展“党建+金融”“党建+营商环境”“一单位一特色”“一支部一品牌”创建活动,确定6个“特色品牌工作项目”,切实把党建融入日常工作中。三是与金融机构结对子,共同组织党员活动,交流党建工作做法和体会,在队伍共育、资源共享、业务共联等方面开展合作,探索当代党建新途径。四是组织开展“守望相助、同舟共济,坚决打好新冠疫情防控阻击战”思想大讨论,组织党员干部撰写体会文章40余篇。

证券时报记者:在党史学习活动与教育方面,大连金融局有哪些新思路、新做法?

张学贵:大连金融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全面开展党建宣传。一是把党史学习教育与“三落实”结合起来,开展专题学习研讨,组织党员领导干部谈体会、谈收获。二是抓好党史宣讲,邀请专家教授作《弘扬红色文化 传承红色基因》专题讲座。三是用好用活红色资源,会同金融联合会组织金融机构党员干部到革命圣地井冈山现地教学。四是营造浓厚社会氛围,组织引导驻大连金融机构利用营业网点LED等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宣传。五是开展“看影片·学党史”活动,组织观看《建党伟业》《井冈山》等系列影片,取得良好反响。六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驻大连金融机构延伸,组织金融机构发掘基层窗口鲜活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