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对深圳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既是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还是深圳本土创投业的20周年。在深圳成长的40年历程中,深圳本土创投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深圳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深圳本土创投亦发挥了重要的资本的力量。在这个特殊的年份,证券时报正式推出“与特区共成长——对话鹏城资本人物”系列报道。

第3期深创投倪泽望:硬科技仍是中国未来投资的最佳标的

谈及深圳对创投行业的支持,倪泽望这样总结:深圳市委、市政府的超前眼光,使得各个阶段都有合乎时宜的支持创投发展的政策,而深圳改革开放40年来形成的良性循环的市场化机制,更是为创业投资在深圳超常规的发展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

第3期

深创投倪泽望:硬科技仍是中国未来投资的最佳标的

谈及深圳对创投行业的支持,倪泽望这样总结:深圳市委、市政府的超前眼光,使得各个阶段都有合乎时宜的支持创投发展的政策,而深圳改革开放40年来形成的良性循环的市场化机制,更是为创业投资在深圳超常规的发展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


深创投对于中国经济和创新企业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它抓住了改革开放以后一批以制造业为主的成长型企业,投资领域主要集中于新材料、医疗健康、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通讯技术、半导体等硬科技项目。所投资的技术企业也成为中国技术创新的中流砥柱,因而有较高的上市成功率,比如中国机械设备领先企业潍柴动力,全球智能手机光电领域龙头企业欧菲光,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系统提供商宁德时代,国内首家向全球领先制药公司授权完全自主研发的单克隆抗体的康方生物等等。

用倪泽望的话来说,重技术创新、不追热点是深创投一贯坚持的做法。“实际上我们不是特别赞成去追这些独角兽的风口,所以深圳的、包括全国各地的一些独角兽,深创投都没有过多参与进去,前几年很热的AR/VR,现在流行的人工智能,都是巨大的风口,很多企业和投资机构,挤进去了,我们则相对很冷静。”他说。

对于硬科技企业的投资,倪泽望特别强调,首先要考虑这些企业技术的落地场景,如果仅是科研产品、实验室产品,找不到应用场景和市场场景的话,是很难成功的。“技术发展还没到那一步,如果去拔苗助长是做不成的。”

挖掘硬科技企业底层成长逻辑的背后,深创投的致胜法宝是近70人的博士后研究团队。倪泽望介绍,这个从2003年就成立的智囊团几乎清一色是理工科背景,专门针对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信息科技、医疗健康等各个细分行业进行深入研究,挖掘那些在细分赛道里面可能率先跑出来的龙头企业,通过研究带动投资,尤其是精准投资,日积月累,逐渐形成深创投聚焦大科技投资领域的鲜明特色。

但谈到互联网赛道投资,倪泽望也深表遗憾,这是深创投的痛点。他认为本土投资机构与美元基金在投资逻辑和打法上有很大的不同,对于一些创新的互联网项目,大家的风险研判有所差异,互联网企业早期的投资额度都比较大,盈利模式也不清晰,实际上每个投资决策,投资团队都承受很大的压力,深创投在这类项目的投资方面也在不断地跟美元基金学习。

“现在很难再找到像当年消费互联网这样一个大的投资机会和领域了,虽说偶尔可能会冒出一两个来,但是大规模的机会是不多了。”他表示,“我们也在不断的反思和总结,如何提升全方位的投资能力,不仅仅盯着科技创新,积极研究产业互联网以及其他一些互联网领域的投资,尽可能抓住其中的新机会。”

平台化、国际化战略践行

一周前,倪泽望去了苏州,代表深创投和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达成了战略合作,并与苏州工业园区下属最大的园区开发平台新建元控股集团合作成立了元创基金,未来双方将把产业载体投资建设和产业引进培育结合起来,打造共同促进产业发展的生态平台。

而这只是深创投平台化战略众多举措的一个缩影。在倪泽望看来,创投行业平台化转型是应对各种挑战的最佳策略,“创业投资这个行业是合作多于竞争的,把更多行业的更多资源进行整合,形成一个开放型的生态平台,有助于为被投企业带来全方位的服务,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内资本的运作效率,更有助于平台上各类企业的互利共赢和高质量发展。”倪泽望说。

过去的一年,倪泽望也在为深创投的国际化奔走,“在目前这个阶段,全球技术创新更加一体化,创投机构要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投资为中国带来或者引进更多符合‘国家战略’的先进技术。深创投在海外已经开始布局,组建的美国、欧洲、以色列团队都在开展业务,不断摸索海外投资的打法,疫情过后会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吸引到更多全球的先进技术和全球的先进人才到中国来。”

尽管上半年受疫情影响,但深创投的人员规模和管理资金规模都在增加,投资脚步也并没有放缓,不论是投资数量还是投资金额上都比去年有所增加,而预期这个节奏下半年会持续,全年的投资会超过去年。

凯文·凯利曾说,航空公司的颠覆者来自无人机;银行的颠覆来自比特币、支付宝等外部公司;电信行业的颠覆不是来自手机、移动通讯网络,而是来自无线网;汽车的颠覆不是来自汽车,而是特斯拉,带轮子的计算机。

在倪泽望眼中,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历史机遇期,或许那些颠覆现在、创造未来的企业就在身边,而中国硬科技的技术,依旧是下一轮投资的最佳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