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对深圳来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既是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还是深圳本土创投业的20周年。在深圳成长的40年历程中,深圳本土创投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深圳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深圳本土创投亦发挥了重要的资本的力量。在这个特殊的年份,证券时报正式推出“与特区共成长——对话鹏城资本人物”系列报道。

第3期深创投倪泽望:硬科技仍是中国未来投资的最佳标的

谈及深圳对创投行业的支持,倪泽望这样总结:深圳市委、市政府的超前眼光,使得各个阶段都有合乎时宜的支持创投发展的政策,而深圳改革开放40年来形成的良性循环的市场化机制,更是为创业投资在深圳超常规的发展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

第3期

深创投倪泽望:硬科技仍是中国未来投资的最佳标的

谈及深圳对创投行业的支持,倪泽望这样总结:深圳市委、市政府的超前眼光,使得各个阶段都有合乎时宜的支持创投发展的政策,而深圳改革开放40年来形成的良性循环的市场化机制,更是为创业投资在深圳超常规的发展提供了一片肥沃的土壤。


“深圳在当时能下决心这样做是需要一定魄力和远见的,同时深圳市为深创投提供了充分市场化的发展环境,”倪泽望在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正是由于当年制定的一系列投资决策流程、激励约束机制,不是由政府部门投票参与投资决策,而是按照真正的风险投资模式运作,才奠定了深创投的市场化基础,使得深创投能够取得今天这样一个比较好的成绩。”

通过不断创新,深创投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创投发展路径:“生于改革,源于开放,成于创新”。

2001年,尽管不乏质疑声,深创投仍开始了在全国的布局,首批在上海、哈尔滨、武汉、西安、成都等5个城市设立了分公司,后续网络遍布各地,使得深创投能够在全国范围内找到最优质的投资标的;

2002年,深创投联合新加坡大华银行等机构发起设立了内地第一只中外合资创投基金——中新基金,投资了一些在香港或新加坡境外上市的项目,在国内创投退出无门的情况下,探索设计了“两头在外”的中外合作基金运行模式和“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项目投资退出模式;

2003年底,深创投成立了国内创业投资行业第一家博士后工作站,强化了创投人才培养和投研结合; 

2007年初,成立了全国第一只政府引导创投子基金,联合苏州市政府、苏州国发集团共同出资成立了苏州国发创新资本投资公司,开创了中国政府引导性创投基金的先河;

2009年创业板的开板,让本土创投迎来了黄金时代,首批28家挂牌企业中,深创投成功命中1家;

2019年科创板开启,首批25家挂牌企业中,深创投投资的高达4家,全面领先于同行。

当初艰难迈出的每一步,往回看都成功地踩准了节奏,构成了向上跨越的每一级。深创投在不断适应环境变化的同时,形成了本土创投的投资风格和打法。

截至目前,深创投投资企业数量、投资企业上市数量均居国内创投行业第一位:已投资项目1119个,累计投资金额约517亿元,其中167家投资企业分别在全球16个资本市场上市,307个项目已退出(含IPO)。

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在倪泽望眼中,相比公司能赚多少钱,他更看重深创投创造的社会意义:第一、成为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促进了国内以深圳为代表的一批城市战略新兴产业的布局和发展,推动了我国科技创新企业快速成长;第二、通过20年的摸索、实践,形成了一套本土风投成熟、完备的打法。在这个过程中,深创投被称为创投行业的“黄埔军校”,培养和输出了一批又一批专业人才,让整个行业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从全球来看,目前风险投资最活跃的两个国家是美国和中国,而正是由于风险投资活跃,这两个国家的产业转型升级,或者说科技创新的速度,相比其他国家快很多,所以风险投资或者创业投资这个行业起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他补充道。

硬科技投资必须有落地场景

7月22日,科创板开市一周年之际,深创投投资企业奇安信在科创板首发挂牌,成为深创投成立以来助推上市的第167家投资企业、2020年上市的第11家投资企业。至此,深创投在科创板上已斩获13家企业,约占科创板全部上市企业数的9.3%。

硬科技投资之王,已经俨然成为深创投一个鲜明的标签。

“科创板的确给中国的创投机构,硬科技企业带来了一次新的发展机会,也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今年创业板也开始实行注册制,给更多的企业加速进入资本市场创造了机会。企业能够有上市的机会,创投机构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创投资金才能更高效地扶持更多优秀企业创造价值。”倪泽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