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正逢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为了弘扬伟大的改革开放精神,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汇聚资本市场正能量,证券时报日前正式启动“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在行动”大型系列报道。该系列报道由本报社长兼总编辑何伟领衔,拟走进100家表现卓越的行业龙头上市公司,与上市公司高管面对面,深入探访中国资本市场践行高质量发展的好公司、好企业家、好故事。

第33期上市24年拥有6900多家酒店 锦江股份要打造全球领先民族酒店品牌

现年49岁的张晓强目前在锦江股份的职务是首席执行官。他在锦江体系中工作了二十多年,见证了锦江品牌的蓬勃发展,谈到公司的创新发展、并购整合、全球布局,他如数家珍,将正在焕发新活力的锦江股份展现在记者眼前。一路走来,锦江股份有着哪些经验?

第33期

上市24年拥有6900多家酒店 锦江股份要打造全球领先民族酒店品牌

现年49岁的张晓强目前在锦江股份的职务是首席执行官。他在锦江体系中工作了二十多年,见证了锦江品牌的蓬勃发展,谈到公司的创新发展、并购整合、全球布局,他如数家珍,将正在焕发新活力的锦江股份展现在记者眼前。一路走来,锦江股份有着哪些经验?

中档酒店市场需求日益增长

周一:关于酒店服务这个行业,如何看?行业的景气度如何?

张晓强:从大的环境来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关键期,也是我国旅游业的黄金发展期和转型升级期。2017年,国内旅游人数50.01亿人次,入出境旅游总人数达到2.7亿人次,而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建设步伐加快,国内旅游业发展将是长远的,旅游的需求势必将产生住宿需求,酒店行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增长。

目前在消费升级趋势下,国内中档酒店市场的需求日益增长,而锦江股份早早就确立全面布局中档酒店的发展方向。目前公司旗下已拥有约20个中端品牌,其中尤以“锦江都城”、“康铂”、“郁锦香”、“麗枫”、“喆啡”和“维也纳”等品牌为主推,这些品牌能充分发挥各自独立基因,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

除此以外,我们通过对原有经济型酒店进行了梳理,对地理位置较优的门店进行品牌或产品升级,这些升级后的门店在RevPAR(每间客房产生的日平均收入)的提升上是显著的。 

例如,在南京路步行街上有一家老饭店,有80年以上的历史,但之前始终挣扎在盈亏平衡线上,因为设备陈旧和缺乏有效管理,房价维持在300多元水平,后来我们对它进行升级,对人员架构、组织架构进行调整,整体管理扁平化,给一线的管理人员授权和赋能,就是现在打造的锦江都城品牌,平均房价760元。开业三个月后该酒店已实现盈利。目前,其人房比也已降至1:0.3。原先人房比是1:0.8。中端酒店大都在1:0.3,如果有配套餐饮的话约1:0.35;经济型酒店目前约为1:0.20。当酒店品牌传递的价值、内涵不一样,展现了自身的长板和与众不同之处时,客户也愿意多付钱。

周一:相比国内同行华住、首旅等来看,公司的利润率相对较低,市场也期待锦江的费用率能再往下降一点。在这方面措施能否进一步介绍?

张晓强:客观说,我们确实在这方面有不少余地,也有改进的空间,公司现在做的整合、协同也就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且同行一些好的做法也是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的,对此无需回避。短期来看,有可能公司处于整合前期,一些费用反而会出现叠加,但只是暂时的。未来会把相关费用,在不应该影响品牌健康发展、客人体验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科学地降低。

例如,在后端整合方面,当酒店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让各个酒店去独立运作,而是要进行财务、工程、采购等多方面共享、整合,并进行流程优化。锦江股份现在已有6900多家运营的酒店,超过了67万间客房。这也是为何我们要打造“一中心三平台”,一中心指的是成立锦江酒店全球创新中心;三个平台则包括WeHotel全球酒店共享平台、全球统一采购共享平台、全球酒店财务共享平台。

“一个中心和三个平台”的建设已经启动了。预计两到三年达成初步目标。整个内部整合工作是循序渐进的过程,整合完成后势必能带来成本费用的降低。

今年是我们的整合年,同时也是创新年。按照集团的战略规划,我们会对自身品牌进行升级,重新构建品牌体系,更多会聚焦在中端、中端以上、经济型酒店层面。

在重新构建品牌过程中,我们会推出约15个作为收购后的主打品牌。另一方面,今后我们每年也可能会推两到三个新的品牌,这些新品牌可能会颠覆目前品牌所涵盖的内容,这项工作主要由去年设立的全球创新中心负责,今年年底预计有三个新创品牌落地。

微信图片_20180703183912